2016吉林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屠呦呦获奖,埋头苦干者当之无愧
本期为各位考生带来了2016吉林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屠呦呦获奖,埋头苦干者当之无愧。入了面试环节的你,是否感到很紧张,怕面试官出的题你听都没听说多,怕一不小心说错话,而错失了这个机会。那么,你是否每天都有关注社会热点,你是否懂得一些面试技巧呢?吉林公务员考试网温馨提示考生阅读下文,相信能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仔细研读下文>>>2016吉林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屠呦呦获奖,埋头苦干者当之无愧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一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据国外媒体报道,81岁的中国药学家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因为青蒿素的发现成为中国自然科学诺奖活获得者第一人。屠呦呦曾在2014年获得美国拉斯克奖。
面试热点解析
@京华时报:连日来,屠呦呦老人已成为最耀眼的明星,她配得上所有的荣耀与致敬。但是,在捕捉热点乃至挖掘花絮的同时,是不是更该回到事件原点?比如,老人身上奋力拼搏、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淡泊名利、求真务实的科学风范,以及崇高的为民情怀和不辍的科学坚守……
不得不说,屠呦呦已被消费,她被迫重复莫言当初获得诺奖后的一系列遭遇。比如,无休止的采访,比如奖金能买多大房子,再比如故居如何开发……
中国人有诺奖情结,屠呦呦是最热的新闻人物,不追逐和追踪屠呦呦身上的故事,显然是舆论的失职,但如果把握不当就成了过度消费。
@钱江晚报: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学科要发展,“学科思想”、“学科特色”不应是封闭不变的,应该是动态的,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这样的应用性“学科”是为社会服务的,对社会来说,不管西医中医,能治病才是良医;不管中药西药,有疗效才是好药;学科的最大的合法性、生命力,是由其社会价值决定的。有价值的学科理论、学科特色,不用担心它会消失。
@人民网:屠呦呦获奖,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消息传来,全球华人无不振奋。振奋,是因为这是一次历史性跨越;振奋,还是因为每个中国人都与有荣焉;振奋,更是因为它让中国科技界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人民日报:获得诺奖,“中医与西医谁该加冕”的背后,折射出由来已久的中西医之争。近百年来,西医东渐,占据国内医学的主流地位,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医边缘化。诺奖论功行赏,反对中医的人自然不愿给获奖成果贴上中医的标签,而力挺中医的人则认为当之无愧。
@环球时报:站在更大的角度看,西方激励科学家个体的奖励制度对促进科学家做出独创性的发现无疑是有效的,但这种制度并不是完美的。如何在制度上处理好科学奖励中集体与个体的关系,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就屠获诺奖而言,包括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在内的权威人士已经指出,她不仅是项目组组长,而且多项“第一”证明其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获奖当之无愧。
同时,屠呦呦在获奖后感言“这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此前获得拉斯克奖时,该基金会在授奖说明中也多次提到“屠带领她的团队”、“她的团队”等。笔者认为,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不会被历史忘记,“个人与集体”不应成为对立的因素,而应在中国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有机的统一”。
专家解析: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屠呦呦女士获得2015年度的医学(生理学)诺贝尔奖,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更是中国科学界的光荣与骄傲。
而这样的荣誉却出自一位“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历,无院士头衔,无留洋经历。这倒是提醒我们,真正重要的是让科学回归科学,让热爱科学的人更容易碰触到科学的进口。科学的通途可能有很多走法,无论有什么样的头衔和身份,无论是在哪里,只要是做科学的人,就是一位科学家,无关其他。
随着中国对人才的逐步重视,可以说屠呦呦获奖只是中国科学家获得诺奖的一个开始,随着科学家不断钻研,随着科研体制不断革新,随着创新土壤不断优良,会有更多的科学家摘得诺奖桂冠。屠呦呦获奖,其意义不只是局限于科研领域。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中,在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屠呦呦获奖提振了中国人的信心与勇气,她的科研经历,她的求索精神,以及她的人格魅力,都让民众感佩,并从中受益。
整个世界都在感谢青蒿素和科学。中国科学家也要感谢屠呦呦,诺奖的这层窗户纸终于被捅破:无论是中国人没能力拿诺贝尔科学奖,还是没能拿,都已经不再是一桩心魔。
更多吉林公务员考试相关资料及解析,请参阅公务员教材中心最新批次的2016年吉林公务员考试用书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